“无限流量” 业务正引发中移动的警惕。据香港经济日报旗下经济通 5 月 25 日报道,中国移动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李跃于股东大会后表示,对于市场上推出 “无限流量” 计划,对中移动肯定有影响,因不设流量的套餐将部分客户 “挖过去”。上述报道援引李跃的说法称,中移动规模较大,他会千方百计阻止 “无限流量” 计划推出,因为短期内可能有盈利,但长远而言非常危险及不堪设想,可能导致亏损。
不过,中国移动方面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港媒曲解了李跃的发言,他的本意是运营商不应该大规模地发展无限流量套餐。
常规理解,“无限流量” 指的是一种不设流量上限的套餐,此前已在国外兴起。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已先后推出了 “无限流量” 套餐。
今年 2 月 24 日晚,中国联通在上海发布了全新 “冰激凌” 系列套餐,新套餐 “语音” 和 “流量” 均不限量,开了国内移动资费不限量的先河。其中,398 元/月的冰激凌套餐每月包含国内无限语音和无限流量。
当时,中国联通市场副总经理孙江山接受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希望借助 “冰激凌” 套餐,发展中青年用户,提升中国联通 ARPU(每用户每月收入)值。
“无限量套餐国内我们是第一次推出,之前国外运营商都有成功的经验。” 孙江山称,联通希望其他运营商也跟能跟进推出无限量套餐,从而促进移动资费进一步降低。
5 月 3 日,中国移动正式公布了面向新客户的 “任我用” 套餐,国内流量不设上限,分为 188 元/月和 288 元/月两个档位,当流量使用超出 12GB 和 20GB 后会被限速。而老用户则需支付 238 元/月才能升级为 “任我用” 套餐,不限速流量的上限为 15GB,可见中国移动也将挖掘新用户作为主要目标。
中国电信于 5 月 9 日表示,推出天翼不限量套餐,199 元/月,前 40GB 提供 4GB 网络,超过之后降至最高 3.1Mbps,当月累计 100GB 后将关闭上网功能,次月恢复。
据香港电台报道,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 5 月 25 日的股东会上还表示,响应提速降费的政策要求,在今年第四季度中移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及漫游费后,预计收入会减少 40 亿元,而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及国际长途花费则会减少收入 30 亿元,两者合计减少 70 亿元,估计明年的收入会减少 190 亿元。
中国移动 2016 年财报显示,当年营收 7084 亿元,实现净利润高达 1087 亿元,将中国联通 6.3 亿元和中国电信 180 亿元的净利润远远甩在身后。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在盈利能力、4G 用户、基站数量等方面依然拥有碾压优势。从 4G 用户来看,中国移动 4G 用户在 2016 年达到 5.35 亿户,中国电信为 1.22 亿户,中国联通刚刚突破 1 亿户。
其中,流量收入成为了中国移动营收的支柱,财报显示,中国移动无线上网收入较去年上升 43.5%,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 46.2%,年度首次超过语音和短彩信收入之和,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中国移动表示其客户月均流量使用量已经迈入了 GB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