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古代称之为 “名刺”,又叫 “名帖”,是向对方快速推销自己的方式,更是商业交往的第一个标准官式动作。而从商业大佬们的名片变迁史当中,我们还能窥见一个个创业者奋斗的艰辛历程和曾经的英雄梦想。
马云电话号码、马化腾 QQ 曝光,商业大佬们的名片原来长这样
夏 X
五一假期,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头条号上来了一波 “回忆杀”,晒出了自己早年创业的名片,感叹曾经被骗子骗光所有钱。
在名片上不难发现,当时公司名字是 “北京京东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雅马哈、日本理光公司、三菱等多款知名光盘刻录机的全国区或大北方总代理。
之前曝光过京东在 1999 年的年会视频,那时的京东还叫 “京东多媒体制作室”,面积只有 4 平方米,员工只有 7 个人,主营业务是制作 VCD。
从当年默默无闻的线下连锁店到如今的国内第二大电商,让网友们也不吝溢美之词。
名片,古代称之为 “名刺”,又叫 “名帖”,是向对方快速推销自己的方式,更是商业交往的第一个标准官式动作。而从商业大佬们的名片变迁史当中,我们还能窥见一个个创业者奋斗的艰辛历程和曾经的英雄梦想。
1、马云:6 张名片,6 段故事
“海博翻译社”,可以说是马云创业的第一家公司,于 1994 年 1 月成立。“海博” 是英文 hope(希望)的音译,马云解释为 “大海一般博大的希望”。虽说是杭州成立的第一家专业翻译机构,但当时的翻译市场并不成熟,成立初期生意惨淡,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最艰难的时候,马云将原本就小的办公室分出一半出租给别人当书店,还增加了贩卖鲜花和小礼品等零售小生意,以此补贴翻译社的运营费用。为了降低成本,马云还多次带人前往广州、义乌等地进货。即使当时海博翻译社的运营情况着实堪忧,有几个与马云一起创业的朋友中途退出了,但马云一直坚持着。他英语班的学生还一起帮他到百货大楼门口发传单、拉横幅、做宣传。一直到 1996 年,海博翻译社终于转亏为盈,外租的半间办公室也重新收了回来。
底色为紫色的名片确实不多,也许象征着紫气东来这一好征兆。不过 “业务副理” 这种称呼,当时都是皮包公司,或者拉皮条的贸易公司的职称。
1995 年 4 月,无意在西雅图接触到互联网的马云,回国后和妻子朋友凑钱创办的海博网络公司,网站取名 “中国黄页”。这家公司为中国企业提供互联网信息发布,一个主页,3000 字加一张照片,收费 2 万。
这张名片已能看出马云从市场部主管已跃升到 CEO。马云就是拿着这张名片去一次次推销自己的 “中国黄页”,却一次次被拒绝,他望着窗外的灯火说道: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卖掉中国黄页以后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并以 B2B 为主营业务方向,这是初创时期的名片。不过这次连职位也不愿意写了。
最后一张名片,材质透明,有英文名,有繁体字,还罗列三大 title,不仅有阿里巴巴,还有阿里巴巴最重要的两大股东:软银、雅虎的职位。人生赢家,逼格满满。
2、马化腾:追溯 OICQ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不仅鹅长的企鹅跟现在有所不同,这张名片上还赫然写着 “OICQ”,并不是大家熟悉的 “QQ”。
其实,OICQ 是模仿 ICQ 来的,是国际的一个聊天工具,是 I seek you(我寻找你)的意思,OICQ 在 ICQ 前加了一个字母 O,意为 opening I seek you,意思是 “开放的 ICQ”。后来被指侵权,于是马化腾就把 OICQ 改了名字叫 QQ,就是现在我们用的 QQ。机智如小马哥啊。
这张名片虽然没有手机号,但亮点当然是马化腾 10001 的 QQ 号了。不过你们不要高兴太早,邦哥已经亲测了一波,结果如下嘤嘤嘤:
3、李彦宏:中规中矩百度风
不爱交际、为人低调的李厂长对于自己的名片也设计得十分简洁,基本资料中规中矩,唯一区别其他名片的地方就是浓浓的百度风格。
4、张朝阳:博士的光辉
前段时间跟霉霉传出绯闻的张朝阳的名片也是走简洁风。当时公司还是搜狐的前身 “爱特信公司”,1996 年下半年,拿到第一笔 17 万美金的天使投资后,张朝阳要做互联网,但张朝阳自己也没有想好。张朝阳的公司起名叫互联网技术公司(Internet Technology Company),英文缩写是 ITC,去工商局申请的时候,工商局要求中文名一定要按 ITC 的中文谐音翻译,最后落实到爱特信这三个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名片上基本信息普普通通,但印在名字之后的 “博士” 称谓仍让人眼前一亮,甚至和下方的 “总裁” 二字有点格格不入。可毕竟,老张可是清华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才生,强行增加逼格倒也可以理解。
创办搜狐后,老张的名片删掉了 “博士” 称呼,这样就自然了很多嘛。
5、许家印:教授的荣耀
相比于张朝阳,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更为直接,名字后面直接加 “教授”。其实,恒大公司内部人士都知道,许家印最喜欢的称呼就是教授;据说他的另一张名片上赫然印着的头衔是其母校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6、雷军:我爱小米
“雷布斯” 的名片显然跟他的小米手机一样精致。排版跟字体都十分注意细节,小米 logo 几乎占了名片的半壁江山。
7、罗永浩:我爱锤子
老罗的名片不谈情怀,与雷布斯别无二致,同样是注意设计感,同样是把锤子的 logo 单独印在显眼的位置。
8、周鸿祎:是非功过 3721
这张名片还是周鸿祎第一次创办 3721 公司时使用的,虽然当时在网络上 3721 被称为 “我国第一个并且是最大的流氓软件之一”,但后来 3721 被雅虎并购,直到 2006 年,周鸿祎创办奇虎之后,才有了今天的 360 安全卫士。
9、史玉柱:最牛客服
性情率真的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在名片上的称呼真是从心所欲不逾矩:除了董事长兼 CEO、首席体验官之外,竟然还写着高级专家客服。这一波邦哥给 100 分。
10、李嘉诚:大繁至简
这位童年贫寒靠自己一步步奋斗的华人首富,在名片上只有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可谓是大繁至简。
再来几个国际商业巨头的
11、扎克伯格:霸气侧漏
最扎心的莫过于 Facebook 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先生。名片上大大的写着 “I’m CEO, Bitch”(“贱人!我是总裁!”)
其实扎克如此扎心的名片是有典故的。该名片的设计师 Bryan Veloso 在 Quora 上给了大家一个背后的故事:对于马克来说,那个时候他崇拜乔布斯是个公开的秘密。那时(05 年底)公司总共就两个设计师,Aaron Sittig 和我。扎克和我们开会的时候就经常犹如乔布斯附体一样表现得激情四溢和咄咄逼人,也正是在那其中的一次会议上,我记得从扎克口中嘣出了这么几个字 “I’m CEO, Bitch”。而这张名片是 Veloso 给扎克开的一个玩笑。
12、乔布斯:细节至上
苹果产品的美学设计是有口皆碑的,我们从乔布斯 1979 年的名片就能看出一家公司对细节的把控如此虔诚:名片上印着苹果总部的地址、总机号码,顶头的苹果公司名称采用了很有特色的字体。名片背面还用压印的方式凸出了苹果 logo,十分惊艳。
13、比尔盖茨:嬉皮 OR 雅痞
1975 年,Microsoft 创办人 Bill Gates 和 Paul Allen,当时名片上印的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 Bill Gates,而是本名 William H. Gates,为 William Henry Gates III 的缩写,职称为总裁(President)。名片还用上了类似图腾的边框,可能是受到六七十年代嬉皮文化的影响吧。
14、拉里佩奇:名片带来的好运气
15、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位 “行为艺术家” 的名片:
还有标哥出访美国时,散发的这张英文名片。真是中国人看了会流泪,美国人看了会沉默啊…
看完商业大佬们曾经的名片
是不是有一股想给自己印制名片的冲动
那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万一哪天你的名片就成文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