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黄金时代已经逝去,但有关胶片与数码孰优孰劣的争论在摄影爱好者之中却从来没有终断过。但即便如此,胶片与数码也绝非不能共存,恰恰相反,两者是能够完美互补的。对于数码摄影来说,它所提供的是一种精准、高效的拍摄方式,而相比之下胶片摄影则能够给予我们更多惊喜感。于是,聪明的摄影师懂得如何使用这两种拍摄方式,并取得平衡。除此之外,胶片摄影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让我们放慢节奏,享受拍摄过程中的乐趣。
看到这里你是否又重新燃起了对胶片摄影的冲动,亦或是想要购买一部胶片机来尝尝鲜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由 Dpreview 所选出的十大高性价比胶片机榜单,这些相机不仅价格实惠而且易于购买,可谓是入门胶片摄影的上佳之选。
佳能 AE-1
历史:佳能 AE-1 相机产于 1976 至 1984 年间,期间销售数量超过 100 万部,可谓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机型。其不仅是当时市场上首款配备 TTL 自动曝光侦测系统的廉价 SLRs 相机,而且还是第一部使用了微型处理器的 SLR 相机。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佳能 AE-1 在机身上使用了大量塑料材质,不过这种做法同样换来了更轻的机身重量这一好处。
入选原因:佳能 AE-1 非常适合胶片入门用户,它提供有快门优先模式和全手动模式。机身的测光系统已经比较精准,并且与其搭配的佳能 FD 镜头目前也十分便宜和易得。
宾得 K1000
历史:宾得 K1000 于 1976 年正式发布,并且在接下来的 20 年中一直处于生产状态,可以说是非常长寿的一款机型。与佳能不同的是,该机的绝大部分都由金属材质打造,且采用全机械结构,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自动功能。内置曝光表是该机的一大特点。
入选原因:宾得 K1000 的出现满足了那些对于纯机械操作深深着迷的入门用户的需求。尽管宾得 K1000 和佳能 AE-1 在质量上都非常过硬,但我们更加欣赏 K1000 的机械设计,这种设计可以让我们完全抛弃电池,而且由于是金属机身,K1000 在耐久性上也要有更好的表现。不过,该机的缺点是功能有些单一。
奥林巴斯 XA
历史:如果说到最小的 35mm 旁轴相机,奥林巴斯 XA 绝对会榜上有名。这部在 1979 年至 1985 年上市销售的胶片相机,拥有一支成像锐利的 Zuiko 35mm F2.8 镜头。虽然奥林巴斯 XA 只提供了光圈优先模式,但用户可使用曝光补偿功能进行更多调整。此外,奥林巴斯 XA 也是以塑料材质为主,但机身的整体质感还是做的不错。
入选原因:奥林巴斯 XA 是一台既轻巧又安静的相机,它拥有当时并不平凡的外观设计、呈现锐利的镜头,以及精准的测光系统。然而,其配备的调焦杆略小,好在自备的焦点深度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方面的不便。
玛米亚 M645
历史:玛米亚的 M645 是该公司历史上首部 6×4.5 画幅 SLR 相机,它于 1975 年推出,并在 1987 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该机采用电子焦平面快门,同时搭载有可更换式的取景器和对焦屏,但其胶片后背则是固定式的。该机之后还推出过不同版本,包括 M645 1000 和 M645J。
入选原因:无论是摆在桌子上看还是拿在手上实际操作,玛米亚 M645 都算得上是一款高颜值的机型。不仅如此,它的机械设计也相当可靠,更不用说 6 x 4.5 画幅所带来的吸引力。
尼康 L35AF
历史:L35AF 是尼康于 1983 年推出的首款自动对焦袖珍相机,简单的设计和锐利的 35mm F2.8 镜头使其成为市场热点。这部全自动紧凑型相机的机身前部有一个+2EV 的曝光补偿拨杆,其测光单元位于镜头正下方,内置弹出式闪光灯,并可以使用滤镜。
入选原因:L35AF 乍看上去像是一部廉价塑料相机,其实不然,该相机机身采用金属与塑料材质,其镜头锐利、测光精准,且自动对焦也非常准确。此外,该相机由两节普通 AA 电池供电。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胶片相机,唯一的缺点是其体积稍大。
美能达 Hi-Matic AF2
历史:1981 年首发的美能达 Hi-Matic AF2 相机是一部采用全自动式操作和固定镜头设计的产品,机身搭载的是一只成像风格锐利的 38mm F2.8 镜头。与尼康 L35AF 类似,这部相机的测光系统也是被直接安置在前镜组下面的,因而能够支持使用滤镜。此外,美能达 Hi-Matic AF2 由 AA 电池供电,且内置弹出式闪光灯。
入选原因:价格实惠是美能达 Hi-Matic AF2 的一大优势,从镜头锐度到性价比,这部相机都是很难被击败的。尽管没有自带曝光补偿这种当时已经十分常见的功能,但如果光线不足或距离被摄物体太近时,相机将会发出警告。相机采用塑料为主要材质,因而整体比较轻巧。
奥林巴斯 Stylus Epic
历史:奥林巴斯的 Stylus Epic 相机在欧洲及亚洲市场上也被称作 Mju II,其历史并不像上面介绍的其他相机那么悠久。这部于 1997 年才推出的胶片机,其最大特点是采用气候密封式的全自动操作设计。与奥林巴斯 XA 一样,该机设计有一个滑动式镜头盖用于保护镜头。除此之外,Stylus Epic 还以它搭载的 35mm F2.8 镜头及良好的自动对焦系统闻名,而此时的胶片机也已经开始使用锂电池供电了。
入选原因:奥林巴斯的两部相机在许多方面都有共同之处,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这种偏圆润的外观设计十分感冒。不过单就便携性上讲,Stylus Epic 相比过去的胶片机还是有很大进步的,更不用说气候密封功能也大大拓展了相机的使用场景。此外,内置的闪光灯也因为响应时间的缩短也变得更为实用。
尼康 N90s
历史:尼康的 F90S/F90X 于 1994 年登场,并且直到 2001 年才宣布停产。对于想要从入门进阶的用户来说,尼康 F90S/F90X 可谓是绝佳的选择。首先,其机身规格十分亮眼,不仅配备有 3D 矩阵测光系统、LCD 肩屏,而且还能够支持 4.1fps 的高速连拍和最高 1/8000 s 的快门速度。然而,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将其与现代数码单反相机相提并论,毕竟 F90S/F90X 只有一个自动对焦点,且其自动对焦的表现也难以企及 DSLR。
入选原因:对于相机生产者来说,世纪之交是一个有趣的时间点。由于消费者已经逐渐从胶片转向数码,因而我们可以看到此时推出的胶片相机都拥有许多前瞻性的功能,并且有一种胶片和数字混血的感觉,而尼康 F90S/F90X 正是这样一部会让你产生在使用现代 DSLR 相机这种错觉的 SLR 相机。如果你是一个尼康用户,那么你就没有理由不去尝试一下 F90S/F90X 这款相机。
美能达 X-700
历史:在 1981 年推出时,美能达 X-700 被定位为公司的顶级手动对焦相机。由于推出后在市场层面取得巨大成功,这部相机直到 1999 年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自此之后美能达也再没有生产手动对焦的 SLR 相机。在这部经典机型上,我们可以看到 TTL 闪光灯测光系统、明亮的取景器和多重自动曝光模式。尽管定位较高,但出于减重的目的,美能达 X-700 还是使用了大量塑料材质。
入选原因:美能达 X-700 在提供有程序曝光模式的同时,还支持光圈优先及全手动两种模式。此外,与机身相配的美能达镜头目前在市面上也比较便宜且易于购买。
佳能 EOS 5
历史:与尼康 F90S/F90X 一样,佳能 EOS 5 也是趋近于一台现代 DSLR 相机的胶片机。在 1992 年被推出时,EOS 5 主要面向准专业用户。其搭载了佳能于 1987 年推出并沿用至今的 EF 卡口,内置 16 区评价测光系统、3fps 高速连拍模式,以及 5 个自动对焦点,它也是佳能第一部提供眼控对焦功能的相机。机身由锂电池供电。
入选原因:提供了许多现代数码相机功能的佳能 EOS 5,可以说是上世纪 90 年代中高端胶片相机的代表。该机性能出众,且从其身上能够看到许多佳能 DSLR 相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