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今日宣布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达成合作,将就 “秦始皇兵马俑复原工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破损兵马俑的 “复原”,以及相关文物的信息智能化展示。此前,百度方面曾经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北京九大城门复原,以及加德满都古迹复原。而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百度还将与圆明园等国内外的其他文物机构单位进行合作,实现 “技术+历史” 的结合。
百度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达成合作
百度方面称,此次 “复原” 计划利用 AR 技术、主要对兵马俑二号坑、跪射俑、铜车马三处进行 “复原”。
游客通过手机百度 AR 功能扫描兵马俑二号坑 “平面布局图”、“跪射俑灯箱”、“铜车马结构图” 三个触发物,即可亲眼看到 “活起来” 的兵马俑等文物。
与此同时,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也正式上线,将以 200 亿像素的 “超高清级别” 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 采用百亿级像素实现网络展出历史景观。
百度方面还称,这只是双方深度合作的第一步,接下来,百度还将与秦始皇兵马俑展开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更多合作和探索。
百度副总裁沈抖
百度副总裁沈抖表示:“技术的升级给历史文物的复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希望用 AI 为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贡献一己之力,让用户更便捷的获取过去所难以获得的信息。这也跟百度人的新使命’ 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更简单’ 不谋而合。与秦始皇兵马俑的合作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还将探索与其他历史文物单位合作的可能性。”
利用 AR 技术复彩兵马俑
实际上,百度此举最直观表现是能够让兵马俑告别 “灰头土脸”。众所周知,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但因出土后所处环境湿度较低,加上技术保存问题,颜料之下的漆层暴露在空气中仅 15 秒就会卷曲,4 分钟内承载着悠久历史的生动色块便丧失殆尽。
于是,利用图像识别以及 AR 等人工智能技术支持,可以实现兵马俑身上的色彩 “复原”。
此外,作为未全面发掘的俑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的二号坑里埋着 2000 年前兵马俑排兵布阵的盛景,但遗憾的是受限于目前的技术和现状我们无法进行发掘。因此,此次复原计划中的另一大亮点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展现目前游客看不到的兵马俑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