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懂手机网资讯,腾讯发布高考季防骗攻略,最近高考放榜,鹅粉们紧张吗?
填报志愿,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是高考生的头等大事。但不法分子也瞅准了这个时机蠢蠢欲动,以 “招生录取” 为幌子,为考生和家长设置诈骗陷阱。今天安全鹅就为大家盘点高考季网络诈骗的惯用伎俩,请鹅粉们擦亮眼睛哦!
安全鹅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他人,掉入诈骗陷阱。
祝各位鹅粉都可以去到自己心仪的学校!
随着各省高考陆续放榜,警惕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家长紧张心理进行诈骗。请广大考生及家长熟知以下几种常见的高考诈骗类型,保护自己,谨防受骗!
1. 报考学校要醒目,普高成教有区别
需谨防:
不法分子故意混淆成人教育、高等自学考试,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考生可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高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通过多渠道区分高等教育类型。
2. 名校招生有章法,“内部指标” 不可信
需谨防:
不法分子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员,谎称手中掌握高校 “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定向招生计划等,让家长先付定金。
我国高考实行 “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 “内部指标” 都是骗局。
3. 军校招生管理严,特殊门路不存在
需谨防:
不法分子假冒军事院校招生人员,声称能拿到军校 “特招指标”,以 “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 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数万、数十万元高额费用。
4.“保证录取” 不可取,招生程序依章法
需谨防:
不法分子利用大家不熟恐招生程序,鼓吹自己 “上面有人”“保证录取” 公开叫价。
各高校招生程序都严格按照章程进行,不存在 “保证录取” 的说法
5. 录取结果巧查询,个人信息要保护
需谨防:
诈骗分子发送虚假录取网址,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后,将这些信息记录井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等)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认准权威渠道发布的信息。涉及到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及密码等信息时需谨慎对待。
6. 录取通知多验证,先交学费是幌子
需谨防:
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
公办大学学杂费收取有正规流程,附转账要求的录取通知书需谨慎对待。
7. 奖助学金需核实,提前转账皆骗局
需谨防:
不法分子自称为教育局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再不领就要过期,然后骗子诱导受害人转账。
奖助学金一般需学生个人申请审核通过才会发放,面对 “提前发放”“提前转账” 要谨慎核实。
8. 考生优惠需谨慎,不明链接勿点开
需谨防:
不法分子在高考季发送购买钓鱼链接给考生,欺骗学生有内部优惠价,诱导字生转账购买,骗取钱财后消失。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在网上购买所谓内部价商品,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面对不明链接时需格外谨慎,可采取举报或不理会的方式,以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