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消息,今年 5 月 25 日,人民日报社首款人工智能虚拟主播 “果果” 亮相 2019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人民日报打造的一款虚拟主播 “果果” 出现在大屏幕上,并轮番用普通话、粤语、英语、法语、韩语等多种语言介绍自己。

▲虚拟主播 “果果”

▲“果果” 的原型、人民日报社主持人果欣禹
“读者朋友们,早安!今天是 2019 年 6 月 20 日,星期四。人民智播报虚拟播报员果果为您播报!” 最近,在 “人民智播报” 微信公号上,每天早上 7 时,人民日报 AI(人工智能)虚拟主播 “果果” 都准时 “上岗”,流利地向观众播报国内外热点事件。
据介绍,多语种虚拟主播的制作利用了语音合成、人脸识别、人脸建模、图像合成、机器翻译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虚拟主播可以实现多语言的新闻自动播报,且支持文本到视频的自动输出,便捷地实现了从文本到视频的转换。
“果果” 日常是如何 “工作” 的?用户在控制系统中输入了一篇新闻稿,5 分钟后,一段 “果果” 的新闻播报视频就由人工智能系统自动生成。据介绍,“果果” 运营团队每晚将当天的新闻事件集萃文稿用这种方式生成 5 分钟左右的视频,并在微信公众平台定时发送,让 “果果” 能每天准时和观众见面。
转载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IT之家,来源:https://www.ithome.com/0/435/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