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5 日,C919 成功首飞,在这一过程中,它还有一个亲密 “小伙伴”—— 伴飞飞机。澎湃新闻记者从东航获悉,伴飞飞机当日提前起飞,严格按照首飞路线到既定空域 “踩点”,将信息实时通知地面指挥。在空中,伴飞机组和首飞机组保持沟通,为首飞飞机提供高度和速度参考,并在特殊情况下及时发出预警。
伴飞机长为五星机长
东方公务航空公司的 B3293 飞机。
C919 首飞的伴飞飞机是东航旗下东方公务航空公司的 B3293 飞机,型号为莱格赛 650,机龄为 2 年多,同时还有一架同型号、同机龄的备份机 B3295 在浦东机场待命。伴飞机组由机长张大奇和驾驶舱观察员、东方公务航空公司总飞行苗根宝带队,他们都是东航最顶尖机长——五星机长,其中,苗根宝还是 C919 首飞机组观察员钱进的同班同学。
5 月 4 日,首飞前一天早上八点,伴飞飞机 B3293 和备份机 B3295 就已到达浦东机场机坪待命。由东方公务航空公司莱格赛 650 机型的主管工程师周仁带队进行航前检查,加油、加水,调试网络,并对外表和内饰进行全面清洁,以最佳状态投入伴飞。
C919 首飞的时间为下午 2:00,但伴飞飞机于当日下午 1:08 提前起飞,按照 C919 的首飞航线,先飞到指定空域探路,一路上观察云顶和云底高度,算出云层厚度,记录风向、风速、大气温度、能见度等,通报给首飞机组和商飞地面指挥大厅。
进入首飞空域后,B3293 在盘旋中搜集飞行数据并等待。B3293 的随机人员是在空中得知 C919 在 2 点顺利起飞的消息,那一时刻整个机舱都沸腾了。
首飞半小时后两机汇合
C919 起飞后,伴飞挑战才真正开始。在万米高空,坐在时速为 380 公里/小时的 B3293 里,在不同飞行高度上寻找时速 310 公里/小时、38.9 米长、翼展 33.6 米的 C919 飞机,如同大海捞针一般。
当天下午 2:35 左右,当 C919 副驾驶吴鑫报告 C919 的位置,并发出两机汇合的口令时,B3293 机内再次沸腾。
这时,伴飞机组已在驾驶舱显示屏上看到 C919 正在 B3293 正前方位置,张大奇、副驾驶李宝军和苗根宝在目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地搜寻。
终于,只有水笔笔尖一样大小的 C919 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并越来越近,C919 愈加清晰,最后看似约有 A4 纸那么大。张大奇说,5 日飞行空域的温度为 9℃,在 1400 米高度以上就没有云层了,飞行空域下部有一层白色层积云,往上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当远远看清 C919 白色机身和绿蓝条纹的亮丽涂装时,“被震撼到了,感觉既亲切又雄壮。” 作为一个飞了 1.7 万小时的民航人来说,在空中看到国产大飞机飞行,“那感觉难以言喻,太激动。”
之后,商飞两名试飞工程师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 C919 的飞行姿态、起落架状况、液压系统、是否漏油、平衡性、外观、机翼状态等。媒体直播 C919 飞行状态。
从两机汇合进行编队飞行,到解散前的 10 分钟伴飞时间内,伴飞机组、首飞机组和地面指挥中心始终保持沟通,相互通报 C919 飞行状态、航路气象条件、彼此飞行信息等。伴飞结束,C919 进行完其他飞行试验后返程,B3293 继续盘旋,当收到 C919 平稳降落的消息后,B3293 返程回到浦东机场降落。
最小垂直间隔 600 米,水平间隔 900 米
首飞时,C919 的平均时速保持在 315 公里/小时,属于低速飞行,最高飞行高度约为 3000 米,即 1 万英尺;伴飞的 B3293 速度保持在 380 公里/小时,高度在 1.2 万英尺上下。两机汇合后,B3293 保持在 C919 飞机的右后上方,最小垂直间隔为 600 米,水平间隔 900 米,前后间隔 300 米,对空中高速飞行的两架飞机来说,这些数据已不能再小。
“垂直、水平和前后间隔参数是根据飞行规律、规章和实地模拟后探讨总结出的,如果再近,B3293 可能会受到大飞机尾流的影响。” 张大奇说,伴飞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因素在于高度,两机一定要保持在不同的高度层,才能避免危险接近等情况的发生。
“C919 还没有取得适航证,所有设备尚未在空中实际检验过,在飞行中的实操效果如何,谁也说不准。万一飞行操作系统不稳定,或者高度指示不准确,高度表失灵,导致两机危险接近,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整个飞行过程中,高度差一定不能小于 600 米。
飞之前,商飞和东方公务航空公司团队还设想过万一发动机失效、客舱增压系统失效需要降低高度等情况下,如何即时调整彼此高度互相避让开,制定好相关预案和程序。
B3293 的航线图显示,当日在崇明岛以北、南通机场以东一片 80 公里×80 公里的空域内,它足足盘旋了 20 多圈,这也是此次首飞的空域。在这一空域伴飞时,B3293 只跟着 C919 飞了 2 圈,剩下的都是等待时间的盘旋轨迹。“盘旋倒是不难,难的是不能出这个区域。” 张大奇说,当时 B3293 时速有 380 公里,要频繁改变航向,而且要时刻避开正在同一区域做飞行试验的 C919,挑战不小。航线图显示,这些 “技术够强、政治过硬” 的 “老司机” 们飞得不错。
伴飞计划半年前就确定
伴飞的计划早在半年前就已确定,并由商飞和东方公务航空公司抽调骨干组成项目组。经过筛选,确定了东航两位五星级机长分别担任伴飞机长和观察员、一位优秀副驾驶、3 位主力机务工程师组成伴飞团队;并确定了两架莱格赛 650 公务机作为伴飞飞机和备份飞机,注册号分别为 B3293 和 B3295。
东方公务航空公司有 7 种公务机机型,其中莱格赛 650 飞机就有 5 架,为什么选中这两架?它们除了在速度和飞行高度等性能上均与 C919 很搭,这两家飞机还有 “中国基因”——都是在哈尔滨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组装下线的,而这一机型的很多批次是生产厂家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其国内生产;同时,两架入选飞机的机龄均为 2 年多,性能良好,飞行员也很熟悉。
而在首飞伴飞前,B3293 已飞行演练了两次。一次是在去年 11 月,当天上午和下午各飞一次,严格按照 C919 飞机首飞路线和程序,全程模拟了首飞的两套方案。商飞试飞工程师和试飞员带着即将装入 C919 的部分设备实地操作,提前检验并完成部分首飞检查点,测试了即将为首飞特别安装的遥感监测系统等。
模拟飞行发现,C919 首飞中部分检查点用时太久,不利于整个飞行计划;个别机载设备与地面的通讯不畅,数据难以及时回传,影响地面的跟踪分析;部分空域的信号不理想。商飞根据模拟结果逐项完善并修改了首飞方案。当时还有寒流,天气情况恶劣,为首飞提供了不少参考数据。
第二次模拟飞行在今年 2 月,用中国新一代支线客机 ARJ21 替代 C919,其它都按照首飞标准来进行,机组、设备、检查点、航线、空域等都与首飞相同,真实性很高。充分练习了两个机组集合、编队飞行、解散、联络、沟通等能力,双方也更加熟悉和默契。当时,为应对突发通讯故障,双方还各自备了两部卫星电话,“很多状态和故障在地面是查不出的,在飞行中却很容易出现,万一出现通讯不畅就很危险。” 张大奇说。
东方公务航空公司在确定 B3293 和 B3295 做伴飞飞机和备份机以后,增加了检修频率,在飞机不使用的情况下,也会做通电检测或在地面启动发动机进行检测。在第一次的模拟飞行后,为支持直播首飞,机务人员还在 B3293 上改善了 WiFi 系统,增加带宽,建立独享网络,以将 C919 首飞的视频传回地面,分享给更多人。